2025年4月16日到25日,环境设计专业师生赴华东五市开展“文化溯源—设计创新—商业实践”专业考察。通过历史地标调研、现代案例解析与商业空间实测,实现知识拓展与价值塑造的双重提升。
考察聚焦中华文明解码与设计创新融合。在南京博物院、良渚遗址,学生提炼青铜纹样、玉琮形制等传统元素,形成“神徽图案家居化”“榫卯结构现代重构”等设计思路;于苏州园林、乌镇水乡,系统梳理“借景框景”“水陆共生”等地域性空间智慧;在上海新天地通过动线热力分析,掌握商业空间运营逻辑与生态设计方法。

中国美院象山校区

拙政园俯瞰图
教学模式创新构建“任务驱动—实地验证—成果转化”闭环。每日发布包含空间叙事、材料工艺、商业动线等维度的任务卡,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动。
专业收获聚焦三大维度:传统造物智慧方面,学生通过苏州园林“框景”手法研究,掌握了空间叙事与意境营造技巧;通过对象山校区 “夯土墙”工艺的观察,深化了对传统材料性能与现代应用可能性的认知;乌镇 “水陆共生”系统调研则启发了生态设计思维。商业逻辑应用方面,学生通过对上海新天地动线规划的实测分析,掌握了商业空间人流引导与停留时间优化的基本原则;宜家样板间情境化设计研究,则提升了空间场景营造与消费者行为引导的认知深度。文化符号转化领域,学生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系统观察,建立了从文化元素提取到设计转化的方法论框架。

宜家商场情境化陈设

乌镇水乡
此次考察创新“行走的课堂”模式,思政教育贯穿全程,培育学生成为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设计人才。
